占星基础 | 相位篇

本文为易简占星第六期公开课第四课《相位篇》的内容。

如需要查阅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观看:

https://mp.weixin.qq.com/s/jCPRu2Fv0IkK6pzqS5AxAA


本文目录如下:

01 度数相位和星座相位

02 整星座相位

03 隔绝的力量:厌恶相位

04 相位动态过程

05 如何识别入相位?

06 相位解读方法:宫位联结法

07 相位解读方法:莫林相位九则

度数相位和星座相位

相位与几何关系

所谓相位,通常理解即行星之间的几何度数关系,从这个定义出发,两个行星理论上可以构成任何角度,但占星学中选择了一些主要的几何角度来研究,最常见的是0°/60°/90°/120°/180°这五种角度关系,也就是主要相位(major aspects)。

这五种主要相位实际上脱胎于毕达哥拉斯哲学,古典占星家认为,某些几何角度具有特殊能量,会使行星之间产生能量交互。

比如360°的星盘,0°合相可以视为一个点,如果星盘二等分,则形成180°相位(线),如果星盘三等分,则形成120°相位(三角形),如果四等分,则形成90°相位(正方形),如果六等分,则形成60°相位(形如六芒星)。

当然熟悉现代占星的朋友都知道,现占还划分出30°/45°/72°/135°/150°等相位,并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些主要相位之外的次级相位,或多或少也发挥着作用,比如太阳弧推运中就使用了45°和135°相位,我们推运时发现这两个相位仍然是有用的。

这些几何关系形成的相位,在占星学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合相是中性,三分六分是和谐相位,刑克对冲是困难相位。古典占星中也是一样,三分六分被视为吉相位,刑克对冲被视为凶相位。如《明译天文书》中所述:

“相冲照,系相离,雠恨,凶。

 二弦照,比相冲减半凶。

 三合照,主和睦,亲厚,吉。

 六合照,比三合减半吉。”

——《明译天文书·第十二门·说十二宫分度数相照》

相冲即180°对冲相位,代表相离、仇恨,为凶相位,二弦即90°刑克相位,其凶性为对冲相位一半。

三合即120°三分相位,代表和睦、亲厚,为吉相位,六合即60°六分相位,其吉性为三分相位一半。

关于相位的性质,古典占星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这种说法将这些相位含义类比行星性质,从而具象化了,即:

合相类同水星,中性,代表联合、合作或压制。

六分相类同金星,代表爱的结合;

三分相类同木星,代表完美友谊;

四分相类同火星,代表冲突、加剧、过度。

对分相类同土星,代表阻碍、厌恶、否认、拖延。

相位性质之上,我们还要考虑相位影响力的强弱。最理想的状态是行星之间构成精准的正相位,即完全处于同一度数的相位(exact degree),这时的相位影响力毋庸置疑是最强的。但这是非常困难的,绝大多数相位都不是可丁可卯、严丝合缝的,如果基于度数的相位仅限于正相位,那么就没什么相位可看了。

为了解决度数相位的这一问题,容许度(orb)诞生了。

所谓容许度,现代占星指的是两个行星并未形成精准的正相位,但彼此形成的角度已经形成一种能量感,换言之,即我们允许行星相位的角度关系存在偏差的范围,只要这种偏差在范围内,我们仍然认为这一角度关系构成相位。

毫无疑问,容许度越小,互相影响越大,容许度越大,互相影响越小。

容许度的认定上,现代占星与古典占星有着显著的差别。

现代占星的容许度构成,是根据相位本身而定的,比如0°相位容许度应该定为多少,90°相位容许度应该定为多少,120°相位容许度应该定为多少,主要是按照相位本身来认定的,至于形成这一相位的两个行星,仅仅作为参考,或者只强调与日月升的容许度可以更宽松。

古典占星的构念则不同,古典占星以行星作为出发点,而不是相位本身。古典占星认为的容许度(orb),通常指的是行星的周长范围,即行星能够发挥效力的距离。比如比鲁尼(Albiruni)和波纳提(Bonatti)框定的容许度范围为太阳15°、月亮12°、水星7°、金星7°、火星8°、木星9°、土星9°。

《明译天文书》的译著来源是波斯天文学家阔识牙尔(971—1029)的星占书,基本采用了同一标准:

“凡七曜相照,在经度上,有八等。一相会,一相冲,二弦,二六合,二三合,共八等。太阳前后光一十五度,太阴,一十二度,土木火三星,各九度,金水二星,各七度。”

——《明译天文书·第十九门·说七曜相照》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太阳的容许范围是15°,月亮的容许范围是12°,则太阳和月亮形成的相位,容许度就是(15+12)/2=13.5°,换言之,日月之间形成的相位,容许度为13.5°。

再比如水星与月亮的相位,水星的容许范围是7°,月亮的容许范围是12°,水月相位的容许度就是(7+12)/2=9.5°。下面是以水月相位为例的示意图: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通过对两个行星容许度求和,直接得出行星之间的相位容许度,比如水星容许半径3.5°+月亮相位容许半径6°=9.5°,因此水月容许度为9.5°。

当然大家不用对每组行星进行计算,我们直接展示容许度表,大家查阅即可。这张表将现代三王星也纳入了进来,并给三王星统一赋予了5°的容许范围。

相位与行星关系

古典占星认为,相位的本质是看见(observing)、见证(witnessing)或者审视(scrutinizing)。

行星构成相位,代表一个行星能够看见另一个行星,无论是朝你白眼(困难相位),还是看你对眼(和谐相位),至少前提是看得见。如果未构成相位,则彼此就没有看见。

尽管现代占星并未采用这一概念,但相位一词 “aspect”的拉丁语源aspectus,本义仍然是 “看见、注视” ,因此相位的视觉内涵仍然蕴含在现代占星中。

其次,古典占星认为,行星彼此之间具有亲疏远近的好坏关系,相位和谐困难与否,展现的是行星彼此的关系。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片:

十二星座及其对应的入庙守护星从日月两大发光体开始依次排定,并向外发射光线。日月与金木构成六分相和三分相的和谐相位,金木为先天吉星,日月看见金星和木星就舒服,与第一大吉星木星构成120°三分相,与第二大吉星金星构成60°六分相,这也是为什么三分相吉性比六分相强的原因。日月与火土构成刑克对冲的紧张相位,火土为先天凶星,日月看见火星和土星就不爽,与第一大凶星土星构成180°对冲相位,与第二大先天凶星火星构成90°刑克相位,这也是为什么对冲比刑克凶性强的原因。最后是日月与水星的关系。水星为日月近侍,与日月间隔一个星座,绝大多数时候处于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灯下黑位置,因此与日月不构成主要相位。这就是古典占星相位吉凶的来源。

相位与星座相性

更进一步,行星是星座的守护星,因此相位的本质,实质上反映出黄道十二星座的关系。那么黄道十二星座是如何建构相位的?

答:星座的相性(affinity)

星座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性?

首先是二分法的阴阳性,我们将星座划分为阳性星座和阴性星座,同一性别的星座具有类似的特质,比如阳性星座的共同关键词是活跃和争取,阴性星座的共同关键词是被动和需要。

其次是三分法的四正,即本位星座、固定星座和变动星座,每一类的四个星座具有相似性,比如本位星座的共同特质是活跃、雄心、开创 ,固定星座的共同特质是坚定、执着、决心,变动星座的共同特质是敏捷、多变、适应 。

最后是四分法的元素三分,即火象星座、风象星座、水象星座、土象星座,同一元素的三个星座具有相似性,比如火象星座共同的关键词是行动自由和权力,风象星座共同的关键词是自由表达与自主行动,水象星座共同的关键词是情感保障,土象星座共同的关键词是物质安全感。

简而言之,合相位于同一星座,六分相星座具有相同性别(阴/阳),四分相星座具有相同四正(本位/固定/变动),三分相星座具有相同性别(阴/阳)和元素三分(火/土/风/水),对分相星座具有相同性别(阴/阳)和四正(本位/固定/变动)。

因此:

0°的合相,可以拓展为落入同一星座的两个行星之间的相位,如果两个行星落入同一星座,则构成合相,即使太阳落入巨蟹座1°,月亮落入巨蟹座29°,也构成合相,当然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60°的六分相,可以拓展为落入同一性别星座的两个行星的相位,比如巨蟹座的太阳与金牛座的月亮,巨蟹座与金牛座都属于阴性星座。

90°的四分相,可以拓展为落入同一四正(本位/固定/变动)但不同性别星座的两个行星的相位,比如巨蟹座的太阳与天秤座的月亮,巨蟹座和天秤座同属于本位星座,但巨蟹座是阴性星座,天秤座是阳性星座。

120°的三分相,可以拓展为落入同一元素星座(火/土/风/水)且相同性别(阴/阳)星座的两个行星的相位,比如狮子座的太阳与白羊座的月亮,狮子座与白羊座都属于火象星座,且均为阳性星座。

180°的对分相,可以拓展为落入相同性别(阴/阳)和同一四正(本位/固定/变动)星座的行星之间的相位,比如巨蟹座的太阳与摩羯座的土星,巨蟹座和摩羯座都属于本位星座,且均为阴性星座。

至于半六分相(30°)或补十二分相(150°),按照星座相性的说法,是无法构成相位的,因为呈这一度数的两个行星所落的星座彼此不具有相似性,处于一种厌恶(aversion)状态。

事实上,任何黄道某一位置的行星,均会同时与其他七个星座形成主要相位,而不与其他四个星座构成相位。

下图中,落入巨蟹座的水星,会与金牛座和处女座形成六分相的星座相位,与白羊座和天秤座形成四分相的星座相位,与双鱼座和天蝎座形成三分相的星座相位,与摩羯座形成对分相的星座相位。同时,水星与双子座、狮子座、水瓶座、射手座未构成相位。

我们上述提到的相位,都是两个行星之间的,无论是星座相位还是度数相位,事实上,相位本质是看见,只要看见其他星座,这种能量就会传递,即使上图中的摩羯座无行星落入,水星也会将对冲相位能量传递到摩羯座,进而影响相应的宫位事务,这就是为什么行星会影响到对宫事务。

占星基础 | 星座相位与度数相位之辨识

整星座相位

所谓整星座相位,即落入某一星座的行星,会发出七条光线(六分相*2+四分相*2+三分相*2+对分相*1),投射到七个星座(无论是否有行星接收),如果加上行星本身落入的星座,这就会投射到八个星座, 也就意味着任一行星位于某个星座,都会同时与八个星座形成星座相位。

有四个星座并无托勒密主相位的光线投射,即发出光线行星两侧的两个相邻星座,以及行星对面星座两侧的两个相邻星座。

行星与这四个星座(包括落入的行星)事实上未构成相位,或者我们可以说构成厌恶相位(aversion aspects)

如果从上升点发出光线,厌恶星座所对应的宫位即2、6、8、12四个宫位,这也就是凶宫由来的原因。

隔绝的力量:厌恶相位

厌恶,英文为aversion,词源是apostrophé,意思是“远离、疏远或疏离”。

厌恶相位的概念来自于希腊占星当中的整星座相位(Whole Sign Aspects)

既然厌恶相位意味着行星无法提供有利或不利的证词,自然也意味着吉星或凶星的光线无法传递至某个行星。

我们希望行星能够接收到促进宫位事务实现的吉星光线,而不希望行星接收到阻碍宫位事务实现的凶星光线。

厌恶相位带来一种“隔绝”的功效:

隔绝凶星的光线,规避凶星的不良冲击;隔绝吉星的光线,拒绝吉星的有利改善。

因此,厌恶相位是中性状态,具有两面性。

相较而言,厌恶状态拒绝掉的改善性因素更多,因为行星与主星形成相位,就会同时构成接纳,无论主星是吉星还是凶星,都会给予行星资源的帮助,但厌恶相位很多时候恰恰阻却了接纳的构成。

虽然初级互容并未排除厌恶状态,但初级互容的帮助非常微弱,总体上厌恶相位阻却的改善性因素更多。

隔绝的力量:厌恶相位的妙用

相位动态过程

身体合相( bodily conjunction):行星在同一黄道星座。

共现(co-present):行星在同一星座,不论度数远近。

会集(assembly):速度较快的行星与速度较慢的行星相距15°的范围内入相位合相。

联结 (connection, join):速度较快的行星与速度较快的行星通过光线形成3°以内的入相位(月亮适用13°),可产生虐待或加持。

附着(adherence):行星在同一星座发生3°内的入相位身体合相(月亮适用13°),可产生虐待或加持。

并列 (juxtaposition)或相邻(neighboring):两颗行星附着并在同一界(bounds)中。

Partile:行星之间的整数度的精确相位。

精准相位(Exact aspect):行星之间形成0°0′的精准相位。

分离(separating, flowing forth, emanation, effluence):速度较快的行星在与速度较慢的行星联结后会逐步脱离(有说1°后,有说3°后)。

如何识别入相位

识别入相位首先需要厘清行星的运行周期:

  • 月亮:29.53个地球日
  • 水星:87.97个地球日
  • 金星:224.7个地球日
  • 太阳:1个地球年
  • 火星:1.88个地球年
  • 木星:11.86个地球年
  • 土星:29.46个地球年
  • 天王星:84.81个地球年
  • 海王星:164.8个地球年
  • 冥王星:248个地球年

行星沿着黄道十二星座按次序运行。

运行周期快的行星会逐步接近(applying)运行周期慢的行星。

仍在形成过程中的相位,也称为入相位(application)。这意味着两颗行星中速度较快的(或ASC/MC等点)行星正在接近速度较慢的行星并最终形成精确相位。

与之相反的是出相位(Separating),即已经超过了精确度数的相位。在这种情况下,行星正在远离。

入相位和出相位是古典占星的重要概念,也是非常实用的解盘技术,尤其在主限法、行运、次限等推运技术当中有重要的运用,现代占星很难见到。

1.入相位比出相位更强有力,更吉或更凶。

2.入相位表示将来会发生的事件和情况,出相位表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入相位持续形成并趋向精确度数相位,而出相位已经形成并驱离精确度数相位。

3.月亮等重要星体与吉星形成入相位时是积极的,而月亮等重要星体与凶星形成入相位则是消极的。

4.行星越接近精确度数相位,则他们的关系将更强烈或尖锐。因此入相位和出相位适用于行运(transits)。除了月球是13度外,行星之间以度数相位最重要或最强烈的范围是在3度以内。

相位解读方法:宫位联结法

常见的两种误区:

一是仅考虑宫内星的相位互动关系;

二是仅考虑宫主星的相位互动关系;

以上两点误区都将导致解盘不完整!

相位联结的四种宫位组合:

行星B落宫行星B主宰宫位
行星A落宫A落宫+B落宫A落宫+B主宰宫位
行星A主宰宫位A主宰宫位+B落宫A主宰宫位+B主宰宫位

相位解读诀窍(实战经验):

找到重点,抓住主要(避免陷入信息泥沼)

解读局部,不解全部(避免海量信息涌入)

按图索骥,问题导向(避免解读无所适从)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避免浪费时间精力)

相位解读方法:莫林相位九则

莫林相位九则:

  • 1.考虑与宫头形成的相位
  • 2.考虑左相位和右相位
  • 3.考虑行星的不同落座和落宫
  • 4.考虑两个行星的主权(优势地位)
  • 5.混合相位的判断
  • 6.考虑行星的先天状态
  • 7.考虑相位本身的性质好坏
  • 8.考虑跟随行星的吉凶9.考虑守护星的相位

01 考虑与宫头形成的相位

莫林认为,行星经由主方向运动会经过宫头,由此会形成左相位(sinister aspects)和右相位(dexter aspects)。

左和右相对于圆形星盘而言,本身是不容易区分的,但如果用前序和后序就非常容易分别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左相位(sinister)即行星向左侧(即后序星座)发出的相位,右相位(dexter)即行星向右侧(即前序星座)发出的相位。

如下图所示,位于白羊座的水星向白羊座后序的双子座发出六分相、向巨蟹座发出四分相、向狮子座发出三分相,这些相位均为左相位;白羊座的水星向白羊座前序的水瓶座发出六分相、向摩羯座发出四分相、向射手座发出三分相,这些相位均为右相位。

莫林第一条考虑因素虽然提到了左右相位,但主要还是聚焦于行星与宫位尤其是与宫头的相位。这里便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需要观察行星与宫头的相位,二是否我们是否需要观察行星与12个宫位宫头的相位?

首先,行星与宫头形成的相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进行观察,因为行星与宫头的相位会调整宫位事件的性质,诚如Robert Zoller所言:Moreover, you must look also at the planet(s) which aspect the degree of the house cusp, as these aspects will modify the nature and quality of the accidents of the house.

其次,我们并不需要观察行星与全部12个宫位宫头的相位,只需要观察行星与角宫(1、10、7、4)宫头的相位即可,其他中间宫位的行星相位可以忽略:The planetary aspect to a house is only applied to those houses on the angles (1st,10th7th,4th). Aspects by planets to the intermediary houses are ignored.  —Robert Zoller

所以如果占星软件默认设置中行星与四轴点的相位没有显示,那么可以设置显示这一相位,忽略行星与四轴点的相位会导致解盘遗漏重要信息,产生偏离。

02 考虑左相位和右相位

莫林认为,行星经由自西向东的运动而产生左相位和右相位的区别,因此他认为左相位通常比右相位更强有力(the sinister aspects will generally be stronger than the dexter),但接着莫林又区分了多种右相位比左相位更有力的情形。

我们发现莫林的解释是有些模棱两可的,或者说我们尚未真正理解莫林因而觉得这些表述十分晦涩。事实上左相位和右相位究竟哪个更强,哪个更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存在很大的争议,Skyscript论坛曾经也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激烈地讨论。

我们课程中对左相位和右相位这一争议的解决方法,是转而采用希腊占星中的宰执(overcoming)来判断行星强弱,而不再使用左相位和右相位进行论断。

简而言之,大家可以用下面的这条非常简单但很实用的法则进行判断:

在相位关系中,落入黄道十二星座前序的行星比落入后序星座的行星更具优势,占据上风的吉星将肯定落于下风行星的意义——say “YES”,而占据上风的凶星将否定落于下风行星的意义——say “No”。

03 考虑行星的不同落座和落宫

莫林这一条所强调的,实际上是说行星落入不同星座和宫位会引起行星尊贵状态的变化,因此行星所发出的光线会产生吉凶的分别。

莫林举例说:“火星与月亮的四分相并不总是引起完全相同的效应,这一相位由于火星或者月亮落在不同的黄道十二星座而具有十二种变化。火星在白羊座呈现一种效应,而在金牛座呈现另一种效应,月亮也是如此。因此,虽然他们的相位通常可能表示某类不幸或者有害的事情,但这种不幸当火星在天秤座和月亮在天蝎座是一种情况,而当火星在天蝎座和月亮在天秤座是另一种情形。具体来说,这类不幸当火星在第1宫和月亮在第10宫是一种情形,而当火星在第10宫和月亮在第1宫是另一种情形。”

如果火星天秤座落陷,月亮天蝎座落陷,彼此之间形成四分相;再如果火星天蝎座入庙,月亮天秤座(通常游走),彼此之间形成四分相。那么这两组四分相是不同的,因为前者的火星和月亮状态均不佳,彼此之间的四分相凶性会很强,而后者要好很多,虽然凶性无法完全涤除,但会带来很多建设性。宫位也是如此,第1宫的火星与第10宫的月亮,和第10宫的火星与第1宫的月亮,彼此形成的四分相的相位影响是不同的。这里第1宫和第10宫均为角宫,还比较好理解,但如果一个行星落在角宫,另一个行星落入果宫,彼此成四分相,那么情形将会完全不同。所以相位有很多变体,四分相并不都产生一致的效应,不同行星形成的四分相所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这些行星落入不同星座和宫位,彼此之间的四分相所产生的效应也会有分别,因此相位不能脱离行星来考虑,这是莫林的主要观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04 考虑两个行星的主权(优势地位)

莫林认为,两个行星之间的相位需要考虑其中一个行星对另一个行星的主权(supremacy),因为当两个行星形成合相、四分相或对分相时,将会引发哪个行星更强有力的问题。

莫林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行星尊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太阳和月亮由于是地球之上最重要的天体而在重要性上可以取代(superedes)其他行星,而太阳的重要性又胜于月亮。再者,土星、木星和火星这些超级行星比金星、水星这些内行星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因此,当金星与土星呈四分相时,金星受到土星四分相的伤害比土星受到金星四分相的伤害更加强烈。”

从莫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将行星主权进行排序:太阳>月亮>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

这一观点与现代占星基本是一致的。

其次,需要考虑先天状态:“行星经由入庙、擢升、三分和与太阳等行星的位置而变得强有力,胜过羸弱的行星。因此,摩羯座的火星与天秤座的太阳形成四分相,由于火星擢升,太阳入弱,因此火星会强烈地伤害太阳。”两个行星形成相位,享有尊贵的行星比处于无力状态的行星更有力量,这不假。在摩羯座擢升的火星比在天秤座落陷的太阳更有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火星在摩羯座擢升+三分,先天状态良好,因此与太阳形成四分相后对太阳的伤害反而会减弱,而非莫林所说会更加强烈地伤害,除非火星位于或主宰凶宫。

接着是后天状态:“形成相位的行星会对其落宫事务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如果射手座的木星处于上升点,则木星的性质、位置以及守护关系将决定命主的体格等。因此,如果木星与8宫主月亮形成合相或四分相并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尽管月亮与上升形成四分相,但木星对寿命的影响更为强大。但如果木星在上升游走并与8宫主火星合相,则充当死亡征兆的火星的影响力将更具优势,因为火星经由其性质和守护关系与死亡更相关,并且会更强烈地伤害生命的征象星(the significator of life)。”木星位于上升点,上升点代表生命、体格、精神等,如果木星与代表重疾、死亡的第8宫的守护星月亮形成合相或四分相,则这些疾病负面意象会传递到上升点,对命主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莫林认为,由于木星强有力的吉性,因此可以成功缓解8宫主月亮传递过来的不良影响。但如果月亮换成火星,则火星的凶性,以及火星位于第8宫从性质上更容易激发暴力死亡的意象,将导致木星也难以化解,因此会受到伤害。最后考虑的是入相位和出相位。入相位当然比出相位更有力,甚至某些希腊方法中只观察入相位。现代占星中缺少入相位和出相位的概念,而在古典占星中几乎论及相位时都会考虑这一相位是入相位还是出相位。

莫林也认可入相位的重要性,但莫林也认为,像一些比较重要的行星之间的相位,即使是出相位也还是需要考虑的,比如莫林说土星与太阳之间的四分相,即使处于出相也不是无效的。学会识别入相位,并在判断相位时区分入相位和出相位是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解读准确与否,也建议学习现占的朋友多了解下入相位,解盘时优先观察星盘中的入相位。

05 混合相位的判断

不同相位类型之间也存在强弱的差别,莫林认为行星的对分相比四分相更有力,三分相比六分相更有力(the opposition of a given planet is in itself stronger than the square, and the trine is stronger than the sextile)。

四分相可以视为对分相的一半,六分相可以视为三分相的一半。

相位强弱:对冲>刑克,三分相>六分相

其次,如果两个行星同时与某个行星或四轴点形成相位,这是经常发生的事,甚至多个行星会与某一个行星或四轴点形成相位,那么这种混合相位的影响力如何判断?比如木星与上升点呈三分相,火星与上升点呈四分相,则每一相位都对命主的寿命和特征产生影响,导致这一结果是混合或杂糅的。

莫林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相位本身:“三分相首先制造吉事而四分相其次制造凶事,因为四分相仅为对分相的一半,因此木星的三分相比火星的四分相要强烈,火星四分相对生命的威胁程度比木星三分相对生命的帮助程度要低。”

二是先天状态:“因为如果火星强有力,比如落入天蝎座或摩羯座,而木星是羸弱的,比如落入双子座,则火星四分相的破坏力可能比木星三分相的抵抗力造成更大的危害。”这里需要注意,木星双子座当然减弱了木星的能量,其三分相的有利影响随之减弱,相较而言,火星的四分相更强有力。但火星落入天蝎或摩羯的同时,其状态会得到提升,因此火星四分相的凶性会减弱,因此只能说这种情况下火星四分相更加强有力,但不一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是后天状态。莫林举了个例子:“8宫主火星与上升的四分相对生命的威胁程度,要比8宫主或12宫主的木星与上升的三分相对生命的帮助程度更大,因为虽然木星的三分相对健康非常有益,其落宫、主宰宫位和相位都会促进健康,并且有助于摆脱疾病或者死亡,但如果木星位于第8宫或者是8宫主或12宫主,则不是这种情况。”

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吉星位于或主宰凶宫,那么吉星的吉性会首先用于缓解或抵销宫位的凶性,比如木星位于第8宫,主要能量都用于缓解重疾或死亡,而非促进生命健康。但从另一角度,不发生或少发生重疾死亡,本身也代表着更强健的生命力。同样,如果凶星位于或主宰吉宫,那么凶星的凶性会首先用于消耗吉宫的吉性,比如火星位于第11宫,这是强吉宫位。火星在此并不首先增强第11宫的正面作用,反而更容易激发第11宫的负面意涵,但在此过程中火星的凶性得到了释放和缓解。虽然火星第11宫发挥的吉性大打折扣,但火星在此却更具建设性。

四是与接收相位的行星之间的距离:“两个行星与同一征象星之间的相位,例如太阳与上升点的距离更接近或者相位更紧密,会优先于较远的。”

五是入相位和出相位:“入相位优先于出相位,正如之前所述。”

06 考虑行星的先天状态

我们来看莫林是如何论述的:

“先天状态良好的木星通过三分相产生的益处要比害处多;状态不佳的木星经由四分相产生的坏处要比状态良好的木星更多——占星师对此并无疑惑。为何状态不良的土星经由四分相不应该比状态良好的土星造成更大的伤害呢?因为土星的四分相总是有害的,处于不良状态更甚。这可以从瑞典国王的星图中显现,当中天推进至与狮子座第8宫的土星形成四分相时,瑞典国王逝世了。因此,木星入庙产生的三分相是最佳的,而木星入庙产生的四分相是无害的或者轻微有害的,而木星游走产生的三分相是无益的或是轻微有益的,而木星放逐产生的四分相是有害的。类似地,土星入庙产生的三分相是有益的而四分相并非如此,而土星游走产生的三分相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而其四分相是极度有害的。当然,这些论断有效的前提是其他因素相同。”

莫林此处的论述非常关键,有助于厘清长期以来关于相位影响的争议问题。

我们从莫林的论述中可以梳理出以下八种情形,如表所示。

如再纳入行星后天状态,则莫林占星系统论断的秘密就跃然纸上了。

星性先天状态相位影响
吉星(木星、金星)良好(入庙、擢升)吉相位非常有益
凶相位无害/轻微有害
不佳(入陷、入弱)吉相位无益/轻微有益
凶相位有害
凶星(土星、火星)良好(入庙、擢升)吉相位有益
凶相位无益/有害
不佳(入陷、入弱)吉相位无益/有害
凶相位极度有害

07 考虑相位本身的性质好坏

莫林认为:

“所有四分相和对分相就其相位性质而言是凶的,从凶星土星和火星发出的相位更凶,如果行星先天状态被破坏或削弱则将更凶,并且如果他们经由其落宫或主宰宫位涉及到凶星事务或是对宫事务时则将更为凶厄。最糟糕的是,除了第1宫或第10宫的守护星,他们也主宰或位于第8宫或第12宫,尤其是伤害到太阳和月亮。特别地,当凶星形成对冲的精确相位时,尤其是火星和土星的对冲,当其中之一是命主星时,会造成死亡。”

简而言之:四分相/对分相+凶星+状态不佳=凶上加凶

“另一方面,尽管所有的三分相和六分相本身是好的,尤其是木星、金星、太阳、月亮以及水星的这些相位更是如此,如果这些行星处于良好状态则相位更佳,如果这些行星的落宫或主宰宫位与吉宫事务有关则相位更佳。但其中最好的是当这些行星与象征吉事的宫位产生相位,或者位于其中,尤其是木星、金星、太阳、月亮或水星。因此,狮子座土星与水瓶座太阳的对分相将非常不利,而双鱼座木星与巨蟹座月亮的三分相则非常有利。”

简而言之:三分相/六分相+吉星+状态良好=吉上更吉

08 考虑跟随行星的吉凶

莫林认为,如果一颗吉星紧随一颗吉星,则好运的到来是确定的,如果一颗凶星跟随着一颗凶星,则凶事是确定的并且不会延迟。但如果一颗吉星跟随一颗凶星,则好事显然将变成凶事;如果凶星跟随吉星,则会发生相反的情形。

莫林提示,应当注意观察跟随相位的强弱,即行星涉及的相位性质以及行星的先天和后天状态。因为相位越强,则所预示的事情越有可能发生。此外,应当注意先前的相位或者行星,因为一个行星从好的相位分离并朝向另一个(吉)相位是幸运的,而从凶相位脱离并朝向另一个凶相位是不幸的,其他组合具有中间影响。

归纳而言,就是:

A跟随B,被跟随行星B,决定这一相位最终的吉凶:

凶星跟随吉星=吉事

吉星跟随凶星=凶事

凶星跟随凶星=凶事,立即发生

吉星跟随吉星=吉事

这有些类似希腊方法中的附着(adherence)和联结(engagement),差别在于附着和联结的相位是3°以内的入相位。

09 考虑守护星的相位

关于守护星的相位,莫林在此举了个例子:

“第1宫守护星与第8宫守护星呈精准(partile)合相,或者两者相互间形成入相位,将造成同一效应,即早逝(a premature death)。此外,他们共同联结的宫位必须考虑,因为如果他们合相于第12宫,将展示从疾病、监禁或者放逐到死亡;如果合相于第7宫,将通过冲突、斗争、诉讼或者抢劫的方式起作用并导致死亡,这种方式与形成相位行星的守护星相一致,或者是与其他行星的相位相一致。如果他们正在分离(注:即出相位),危险将会规避。最后,一颗行星接近另一颗行星的方式必须被考虑(注:即入相位),因为如果第1宫的守护星接近第8宫的守护星,可能导致命主早逝,并且这一结果是由于命主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其他行星和相位以此类推。”

参考文献:

  • Benjamin Dykes , The Book of the Nine Judges
  • Chris Brennan, Hellenistic Astrology: The Study of Fate and Fortune
  • Demetra George, Ancient Astr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Manual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Volume I Assessing Planetary Condition
  • Robert Zoller, Medieval Astrology Foundation Course
  • Robert Zoller, Diploma Course in Medieval Astrology
  • 苏·汤普金《占星相位研究》
  • https://www.skyscript.co.uk/books.html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